联系方式 联系人:赵华 座 机:0951-8979316 手 机:13995473150 |
整体式冷库冷源之“冷库四化”发表时间:2023-10-23 11:18 整体式冷库冷源。 冷库大小划分标准 首先最新国标上给冷库大中小进行了划分。很多人常常自称是做小冷库的,虽然说是做小冷库的,其实冷库也不小,5000m³以下的都叫小型冷库。 冷库范围在标准上给了清晰划分:5000m³以下的的的的都叫小型冷库;5000m³~20000m³的算作中型冷库;20000m³以上的算作大型冷库;这是在冷库容积上进行一个划分。 在新的标准上面,同时它对制冷系统也做了个划分:系统理论排气量500m³/h以下的算小型系统,500m³/h~5000m³/h的算中型系统,5000m³/h以上的算大型系统。在标准上把大中小都划分完之后,我们再谈论技术就有前置条件了;任何的数据都基于前置条件,没有前置条件就没办法谈数据了。 中小冷库是一个工程还是一个产品? 现在我们的冷库行业,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慢慢消失,用工难、用工贵以后,对我们冷库行业提出了一个非常大的一个挑战:没有人,特别是下工地去安装的人是越来越少。我们冷库行业发展得慢跟我们的人才有很大关系。 现在中国的老百姓消费,都有一个品牌化意识,我们想买好一点的。举个例子:说到多联机空调,我们可以买海信日立,买格力,买大金,买美的;说到商用的冰柜,我们可以买海尔,买松下,买西科;我们之所以买品牌的东西,因为东西买回来绝对不会太差。可是我们现在的冷库业主,想买个冷库,买谁的?没有品牌化,只能找工程商,找到工程商以后,工程商以一个工程的形式来解决一个冷库的产品。 大型冷库肯定是一个工程,因为它有定制化的要求。那么中小型冷库,特别是5000m³以下的小型冷库,基于现在用工难、用工贵的社会背景下,它是一个工程还是一个产品?这是给我们现在冷库供应商提出来的一个比较尖锐的课题。往往在跟业主谈冷库的时候,基本都是一个无实物营销的状况,因为你无法搬一个冷库去谈。这时只能将它作为一个工程化的冷库,完全是靠当面的描述。这会导致后期冷库做完以后,可能业主的理想和我们所做出来的实际的产品有差距。这个时候,就会出现验收难,使用不满意等种种问题造成我们收款难、结款难的现状。 冷库行业 vs空调行业 事实上,我们制冷行业有可以参照的比较好的产品系列:空调。可是为什么我们冷库行业的发展水平远远低于空调行业?我们要知道空调行业的优势,其实就一点:有人才。中国学制冷专业的毕业生,包括本科生和硕士生,每年有几千位,他们都去了哪里了呢?可以说90%去到了空调行业。另外10%就即便到我们冷冻冷藏行业来了,也去了大型的工业制冷企业了。真正落到我们冷库工程行业,或者中小型冷库设备制造业的几乎为零了。 行业没有人才,意味着肯定没有技术。空调行业基于有人才,有技术,企业规模大,产品标准化强,所以发展的特别好。冷库行业的劣势就在于缺人才,缺人才的同时一定是缺技术的;企业规模小,非标化小批量生产,导致产品性能不好。这就是两个行业,为什么我们冷库行业发展缓慢,设备稳定性差,技术落后的原因。 冷库技术联盟的使命 有这么大的一个短板,那我们怎么去改变? 为了改变目前中小型冷库缺人才、少技术、没有品牌,粗制滥造现象严重的现状。从2021年起一些国内优秀的冷库部件制造商成立了冷库技术联盟,就是要推动中国冷库制冷系统数据化。这也就要求我们各个部件的选型、设计、匹配都要基于数据。实际上欧美先进品牌,每个部件都有数据,且数据非常齐全。可是我们国内的品牌,绝大部分叫有产品无数据,一直这样肯定不行,需要有人去推动这个事情, 所以技术联盟其实就做这三件事。 1、推动中国冷库制冷系统数据化; 2、改变中国冷库设备行业“有产品,无数据”的现状; 3、提高冷库制冷系统能效比,降低冷库制冷系统故障率。 怎么样去定义未来的冷库呢?我们总结起来就是“冷库四化” 。 第一点、制冷系统数据化。整个系统设计完之后,运行的系统制冷量,不是压缩机的制冷量, 根据技术不同,整个系统配置设计不同,它所得到的系统制冷量是不一样的。举例一个5hp的压缩机,如果有技术在里面的,你就会得到一个高的制冷量,没有技术同样5hp你会得到一个低的制冷量,这就是制冷系统数据化。 第二点、我们为了应对现在用工难、用工贵的现状,尽可能减少冷库工程现场的施工成本,我们称之为冷库工程工厂化,争取80-90%的工作都在工厂内完成。那冷库工程商只需到现场进行一个简单的组装调试服务就行了,提高了用工效率,降低用工成本。 第三点、是在技术上体现的,给我们整体式冷库提出一个目标:冷媒充注低量化。这看似简单的课题,其实并不简单,如果制冷系统的效率是低的,蒸发器、冷凝器、管道设计不合理的,那么制冷剂充注一定是多的。国外有些社区物流冷库,3000吨的冷库,氨使用量可以低至100公斤。所以说并不是氨制冷的危险,而是我们的氨制冷剂充注量过大了。从冷媒充注这一块就完全可以体现一个制冷系统的技术好坏。 第四点、就是网络化。我们现在的人工成本,交通成本都非常高,如果有问题天天跑工地,这个成本我们是受不了的。所以需要网络化,通过物联网实时监控工地上的运行状况,做到早发现早解决,降低维修成本。 通过推动这“冷库四化“,基本能解决我们目前冷库制冷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的问题。 |